他山之石
辽宁:筑起国企防腐大堤
发布时间:2014-12-10  来源:清廉永嘉

  组织集体约谈,开展警示教育,扛起“两个责任”。辽宁——

筑起国企防腐大堤
记者 关兆忱 通讯员 王坤

  3月,辽宁省纪委对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的大连港集团原董事长邢良忠作出纪律处分决定,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5月,省纪委发布消息,对省国资委副巡视员、省(中)直企业工会主席徐曙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辽宁省纪委有关负责人12月9日介绍,1月至11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调查国企违纪案件448件,党纪政纪处分522人,其中国企领导干部133人、中层管理人员114人。
  
  针对国企违纪案件多发现象,辽宁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今年不断加大办案力度。辽宁省国资委党委通过组织集体廉洁谈话、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推进主体责任落实,扛起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省国资委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督促案发单位整改,各国企纪检监察组织积极履责,推动了党风建设,筑起了国企防腐大堤。
  
  集体约谈敲响警钟
  
  11月12日,辽宁省纪委对沈飞集团、北方重工集团、沈阳机床集团和鼓风集团的纪委书记进行了一次集体约谈,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开展警示教育。
  
  省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对发生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的岗位责任人、部门负责人敲响警钟,促使其筑牢思想上的“防腐长城”,集体约谈是一个有力抓手。
  
  此前,10月23日下午,在辽宁省反腐倡廉展览馆会议厅,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魏举峰对近两年省属企业新提拔任用的领导人员、各省属企业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省国资委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共90余人进行了一次集体廉洁谈话,谈话主要内容为要求严格落实“两个责任”。
  
  “气氛紧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场的领导干部普遍反映。
  
  在辽宁,国资委一把手对国企领导进行集体约谈,这是第一次。
  
  一份来自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的《近四年来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犯罪情况分析》,显示出此次集体约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0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同期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国企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占近30%。
  
  警示教育全面展开
  
  今年年初,辽宁省纪委向省属国企发出通知,号召国企党员干部以省反腐倡廉展览馆为载体进行警示教育。截至11月上旬,在辽国企共组织参观省反腐倡廉展览馆112场次,总人数达6078人。
  
  近日,省国资委组织省属企业深入研究案发规律和特点,组织省属企业管理人员参加警示教育培训班,目前培训班已经开办3期。
  
  根据省国资委党委的部署,案例警示教育自选动作也在该省国企中展开。今年上半年,盘锦辽河油田公司纪委对恺拓实业有限公司建安公司原经理姚久瑞疑似公款消费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并实名通报,同时将2013年以来查办的28个违纪违规典型案件印制成册,下发到各基层单位。公司纪委还把典型案例、制度法规教育送到生产一线,由7名检察官组成的职务犯罪案例宣讲团在油田进行警示教育宣讲42场次,受教育人员达8000多人。
  
  在企业内部刊物和网站开设警示栏目;开设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课程;通过印制口袋书开展经常性教育……沈飞集团、沈阳机床集团、北方重工集团、鞍钢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推进“两个责任”落实
  
  涉案金额大、大案窝案多、作案手法隐蔽……辽宁省纪委办案人员分析认为,国企违纪案件的特点在于,一些腐败行为往往混杂在合法的职权行使中,少数关键岗位人员虽然级别不高,但在行使对外委托、联系、协作、加工、采购、承包等权力过程中频频触碰红线。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针对国企违纪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辽宁省国资委党委自9月以来先后三次组织省国资委纪委、监事会等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健全完善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巡视工作等方面,逐项查找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并形成贯彻意见。
  
  记者了解到,10月27日,辽宁省国资委又通过了《省国资委党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健全省属企业廉洁从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让省国资委党委把主体责任真正扛在肩上,纪委落实好监督责任。
  
  省国资委党委重新梳理全省国企岗位责任、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的风险点共21490个,健全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制度,将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中。各国有企业党委、纪委聚焦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廉洁从业风险排查,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向省国资委党委和省纪委报送。
  
  记者获悉,近期辽宁省国资委还将出台《巡视工作办法》,拟从2015年起每年安排对4家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巡视,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第一轮巡视工作。





清廉永嘉 共建共享
中共永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永嘉县监察委员会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