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的骂贪诗 |
发布时间:2004-11-12 来源:清廉永嘉 |
满朝文武着锦袍,闾阎与朕无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数碗肥羹万姓膏。人泪落时天泪落,笑声高处哭声高;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
嘉庆帝名爱新觉罗·琰,乾隆之子、道光之父,庙号仁宗,是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他在位的25年,正是清皇朝从“康乾盛世”走向衰落的过渡阶段。史书记载,嘉庆三年(1799年)白莲教首领王三槐在北京受审时的供词提到“官逼民反”,嘉庆知道后受到很大震动。在涉及君权的问题上,清朝的皇帝基本上没有糊涂虫,嘉庆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所以,他一直都重视“惩贪倡廉”问题。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龙御上宾”,嘉庆帝亲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乾隆的宠臣、大贪官和珅赐死。此后,他一再发布整饬吏治的谕旨,也处置了多宗大案要案。例如,湖南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兼财政厅长)郑源勒索下属、贪赃枉法,被查抄处斩。云贵总督、漕运总督富纲因贪污被判处“绞监候”(绞刑缓刑)。贪污而不知悔改的云南巡抚伊桑阿被判处“绞立决”(绞刑立即执行)。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嘉庆“反贪”的决心和力度。
在中国古代,不少皇帝骂贪官、罚贪官甚至杀贪官,但像嘉庆写诗骂得如此痛快淋漓的却不多见。从诗歌艺术的角度看,嘉庆御制诗自非佳作,但更可以说明这是皇帝亲自撰写而非词臣代笔。在诗中,嘉庆把百官看做自己和百姓的对立面,对百官生活奢侈、残害百姓、辜负“皇恩”表示出冲天怒气。“牛羊付与豺狼牧”的诗句,正反映了皇帝心目中的“君”、“臣”、“民”的位置:当官就像放牧一样应该把皇家的牛羊(百姓)养肥,谁知豺狼似的官员却把牛羊吃掉,皇上当然不能容忍了。
然而,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甚至更加严重。任何一龇饨ɑ食疾豢赡芙饩鎏拔畚侍猓梦颐墙裉斓幕袄此担馐墙准缎跃龆ǖ摹6遥辞宄闹贫龋貌睢旃延煤湍豢汀⑺娲拥谋ǔ辏旧弦僭弊约撼銮5男劫骸⒔蛱ǖ笔背浦把保┎蛔阋晕止裨俗骱凸僭奔易搴莱薜纳睿裕蠖嗍僭薄安坏貌弧蓖ü髦置炕竦枚钔馐杖耄庖殉晌龉倭呕鞅夭豢缮俚娜蠡痢5牵谀鞘保扒Ю镂僦晃啤保僭泵侨〉枚钔馐杖耄换崧阌诿植构裰С觯越鹎淖非笤蚴恰岸喽嘁嫔啤薄5碧霸咄鞣ǔ晌恢止嬖颉⒅贫然蛘呦肮撸诠僭敝蟹豪某煞纾蔷筒皇腔实垡皇资⒓阜菔ブ妓芨卸膊皇前旒讣浮⑸奔父鋈怂苷鹕宓摹?
嘉庆在位期间,清朝统治开始出现严重不稳。在乾隆把帝位“禅让”给儿子嘉庆的当年,即1796年,震动川、楚、陕三省的白莲教起义已经开始。清朝倾全部的军事、财政力量,还千方百计发动地主阶级武装——团练,花了9年时间,好不容易才把这场起义镇压下去。在此期间,还发生过嘉庆八年(1803年)走投无路的贫苦人陈德在紫禁城门口行刺嘉庆的大案。嘉庆十八年(1813年),华北的天理教发动起义,一支几十人的起义者竟然冲进了皇宫,把大内搅得天翻地覆(故宫的隆宗门至今还保留着起义者的一枚箭镞)。平民百姓行刺皇帝、几十人的农民军就打进宫廷,这是“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可见当时阶级矛盾尖锐到何等地步。嘉庆在天理教起义平定后,颁布”罪己诏”,在自怨自艾之后,少不了对“诸臣”告诫一番。这些话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收效。7年之后,嘉庆去世,再过30年,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起义终于爆发。
嘉庆帝的骂贪官诗并没有骂出澄清的吏治,也不能阻止“天下大乱”的发生。这是历史的必然。